彩88-首页

欢迎访问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奉献、开拓、实干、合群

内科学系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一)基本情况

1.发展概况:呼吸内科其前身是1971 年成立的广医一院慢支炎防治小组,秉承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坚持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紧密结合,不断开拓创新,逐步发展壮大。现为国家重点学科,依托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卫生部呼吸内镜医师培训基地,拥有五个病区及呼吸内科门诊,周一至周五全天及周六上午开放专科门诊,由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应诊,年平均门诊量逾120000人次,年平均住院人数近6000人次,为国内大规模和极有影响力的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专业机构。每年诊治大量的疑难重症呼吸病患者,接受全国各地方医院的呼吸疑难危重病人的转诊和会诊。为全国住院医师、呼吸专科医师、进修医师培训基地,全国呼吸学界的领头学科,是呼吸疾病科研、教学、诊断与治疗中心,其医疗和学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除了诊断和治疗外,还加强预防工作,通过大量义诊、专家讲座等活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呼吸疾病的防治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科室在“南山风格”的熏陶下,以优良的服务态度,精湛的医疗技术面向广大患者。

(二) 学科带头人

钟南山,男,呼吸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钟南山教授是近十几年来推进我国呼吸病专业发展迈向国际前沿的学科带头人之一。通过创制的“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法”及流行病学调查,首次证实并完善“隐匿型哮喘”的概念,为WHO所采纳。对我国慢性咳嗽病因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气道神经炎症机制。创制“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法”,首次证实即使早中期COPD病人也有60%存在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制定了补充其基础耗能的校正公式。组织了全国COPD的流调,首次明确了国人的COPD患病率。研究发现含琉氢基的祛痰药物(羧甲司坦)能有效地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减小发作频率),研究结果2008年在《Lancet》上发表,引起国际医学界中巨大的反响,被选为2008年度优秀文章。在2003年我国SARS疫情中,明确了广东的病原学,组织了广东省SARS防治研究,创建了“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无创通气,合理治疗并发症”的方法治疗危重SARS患者,获国际上最高的存活率(96.2%)。组织制订了国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嗽、SARS、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方面的诊治指南文件。

因工作卓越,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一等奖等二十余项科技成果奖;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白求恩奖章(2004)、全国道德模范(2007)、爱丁堡大学内科医学博士(2007)、爱丁堡皇家内科学院士(FRCP Edi, 2008)欧洲呼吸学会(ERS)终生荣誉会员(2008)、中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 2010)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9)等荣誉称号。

陈荣昌,男,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呼吸病学会秘书、委员,呼吸生理和重症医学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组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常委理事,广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美国胸科医师协会资深会员(ACCP),国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联盟执行委员会成员。

长期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重点从事呼吸动力学和人工通气的研究。在国内最早开展膈肌功能与COPD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关系的研究,研制出电脑膈肌功能测定仪,首创“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方法”,并发现COPD病人即使在早中期阶段,就存在膈肌耐力下降。在国内最早开展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研究,研制出新型的减少死腔的双流向面罩(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显著提高了无创正压通气排出CO2的能力。最近研究出具有辅助气管插管功能的无创通气面罩(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为促进我国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提高呼吸衰竭治疗的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SARS流行期间,作为广州市临床救治组的组长、广东省中西结合临床救治科技攻关组的组长,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开展探索和研究,为建立和完善临床诊断标准和排除制度,参与新建立的检测方法的临床验证,率先探索无创正压通气治疗SARS导致的ALI/ARDS的临床疗效可能是广东省减少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因素。回顾分析了广州市SARS临床病例资料,通过多因素对比分析,发现在达到ALI诊断标准的SARS病人中合理使用激素可以降低病死率和缩短住院时间,对今后治疗突发性重大呼吸系统传染病导致的ALI/ARDS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主要科研方向

呼吸内科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创新团队,现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呼吸内科拥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市管优秀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级培养对象1名,省级“千百十”培养对象2名,博士研究生导师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7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50名,在读博士研究生23名。科室以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为纽带,依托创新团队,形成了稳定、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集中在突发性重大呼吸系统传染病(SARS、禽流感等)、慢性气道疾病(支气管哮喘与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肿瘤和多学科合作的肺部疑难病、少见病诊治研究四个领域,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973、863计划、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WHO GOLD委员会全球协作课题及国家教育部重点专项基金等课题,中标课题经费超过二千万元;先后与阿斯利康、白云山和记黄浦制药有限公司、斯奇康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协议合同金额超过1000万元;与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丹麦等国际一流的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互相派选访问学者进修学习。在《Nature Medicine》、《Science Express》、《Lancet》、《Chest》等国际著名刊物中发表20多篇论文,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高水平成果,出版并发行了《支气管哮喘——基础与临床》、《呼吸内科学(全国高等学校医学研究生规划教材)》、《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病学分册》、《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等一系列专著。

呼吸疾病研究所临床诊疗特色

在睡眠呼吸障碍、间质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性疾病、肺部肿瘤的诊治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了以下特色治疗组:
1.         肺部肿瘤特色治疗组
2.         肺部感染特色治疗组
3.         慢性阻塞性肺病特色治疗组
4.         肺血管疾病特色治疗组
5.         呼吸疾病介入特色治疗组
6.         呼吸疾病介入特色治疗组
7.         间质性肺疾病治疗组简介

肺部肿瘤特色治疗组

肺部肿瘤特色治疗组(24楼呼五病区)是一集肿瘤临床、科研、教学一体的研究型现代化临床科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团队,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胸部肿瘤。科室拥有硕士导师2人,每年负责培养省内外本专业的进修生10多名,许多进修生成了所在医院的科室负责人及技术骨干。科室除了开展常规肿瘤化疗以外,还开展了放、化同步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局部介入治疗等综合性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肿瘤基因检测、蛋白组化检测方法,为每个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疗效,最大限度减少药物副作用。目前胸部肿瘤的治疗疗效已达到了国际水平。在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强有力的支持下,我科在肿瘤与呼吸疾病的同步诊疗中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肿瘤合并感染、栓塞、呼吸衰竭的预防与治疗中具备较大的优势。为了探索新的治疗模式,开发更多有效的治疗药物,我科还是目前国家抗肿瘤临床药物试验基地之一,给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机会,为入选患者提供免费药物治疗。现阶段西药临床研究药物有肺癌新靶向治疗、肺癌疫苗、口服化疗药物等;中药临床研究药物有灵芝孢子粉等。除了医疗上过硬的技术外,我科还特别注重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发扬尊重生命的人文关怀理念。已建立较完善的个体化随访与跟踪机制,定期进行化疗护理咨询服务及健康教育,使每位患者都能积极接受治疗。

肺部感染特色治疗组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肺部感染性疾病特色治疗组(25楼呼一病区)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本治疗组设有肺部感染性疾病专科门诊和专科病房,共有病床46张,其中抢救病床4张、单人病房4间。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住院及进修医师约10人。科室内医疗设备精良,以科技为先导,不断发展,努力创新。 主要诊治范围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院内获得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肺部真菌病等肺部感染性疾病。此外,在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等少见病的诊治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常规开展的项目有:呼吸道病毒、非典型病原体、真菌抗原的检测、少见真菌的分离鉴定、降钙素原等的炎性因子的检测等。秉承我院“仁爱为本,精诚为强”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将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饱满的热情和无限的爱心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慢性阻塞性肺病特色治疗组

慢性阻塞性肺病特色病区(26楼呼二病区)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研究型临床科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团队,病区主要成员有:郑则广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何梦障副主任医师、程璘令副主任医师和廖理粤主治医师。科室在钟南山院士、陈荣昌副所长和李时悦主任领导等领导下,开展医教研工作,主要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为主的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在国内率先开展呼吸康复治疗、COPD终末期的肺移植治疗和肺移植后患者的长期跟踪治疗,被世界健康组织授予‘COPD疾病全程关护’模式的项目协作点。病区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治、呼吸治疗技术、无创通气技术和呼吸康复治疗技术;相关研究已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并先后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病区也是医疗研究生和护理学研究生培养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及进修生、本科生和见习生的教育基地。


肺血管疾病特色治疗组

肺血管疾病特色治疗组(27楼呼三病区)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一体的研究型现代化临床科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团队。病区主要成员有王健教授、张挪富主任医师、吴华主任医师、刘春丽副主任医师、汪金林主治医师。科室在钟南山院士等领导下,开展呼吸内科的医教研工作,在肺血管疾病、呼吸睡眠障碍疾病方面的诊断及治疗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在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位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率先开展中西药综合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广大肺动脉高压患者带来新的福音。科室拥有硕士导师3人,每年负责培养省内外本专业的进修生,培养广州医学院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开展多项科研,有国家“97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在研项目,主要方向为慢性咳嗽、呼吸睡眠障碍等。课题组在《柳叶刀》、《临床研究杂志》、《循环研究》等高端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四十余篇。

呼吸疾病介入特色治疗组

呼吸疾病介入特色治疗组(28楼呼四病区)有副高以上职称5人,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呼吸疾病介入技术,是省内首先开展、国内第一批开展可弯曲支气管镜技术的单位。1976年开始至今,开展了包括冷冻、激光、氩气刀等几乎所有的支气管镜技术的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公开报道采用冷冻技术经可弯曲支气管镜摘取异物,并经可弯曲支气管镜治疗了335例次气道异物,例数国内最多,成功率达99%,为国际先进水平;国内率先应用支气管镜技术在危重症患者经支气管肺活检的价值及安全性、肺移植术后、疑难少见病、各种呼吸介入方法的有机结合,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并产生了一系列的创新性成果。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智能化内镜模拟培训中心,是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首批唯一一家呼吸内镜培训基地,除常规的支气管镜检查外,还开展了经支气管肺活检、经支气管镜激光、冷冻及氩气刀等腔内治疗技术、气道内支架植入、全肺大灌洗、以及内科胸腔镜等,近来更开展了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穿刺(EBUS-TBNA)、荧光支气管镜,以及电磁导航系统、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等新技术,是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呼吸介入诊疗中心之一。

间质性肺疾病治疗组

由钟南山院士负责的间质性肺病课题组成员目前有8人,其中高级职称3名,副高职称1名,中级职称2名。课题组长期从事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承担国家、省、市等多项间质性肺病相关课题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肺泡上皮细胞比较蛋白组学研究》、《HMGB1在调控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及纤维母细胞激活中的地位》、《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断分型中的应用研究》及《虫草菌液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等,并获得多项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及发表多篇相关文献。

目前已建立由具有丰富风湿性疾病知识背景的呼吸内科罗群副主任医师牵头并联合风湿免疫科、胸外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合作的具有专病特色的常规临床诊治模式;对疑难及少见疾病,则为钟南山院士、陈荣昌教授和李时悦教授牵头的全院专家会诊的补充临床诊治模式。对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急性间质性肺炎(AIP)、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脱屑型间质性肺炎(DIP)、呼吸性细支气管炎性间质性肺病(RB-ILD)、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及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结节病、肺泡蛋白沉积症及全身疾病累及肺部等的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针对肺泡蛋白沉积症已建立完善的诊治规范,双肺肺泡大灌洗术的病例数及疗效保持全国第一。

呼吸疾病介入特色治疗组

呼吸疾病介入特色治疗组(28楼呼四病区)有副高以上职称5人,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呼吸疾病介入技术,是省内首先开展、国内第一批开展可弯曲支气管镜技术的单位。1976年开始至今,开展了包括冷冻、激光、氩气刀等几乎所有的支气管镜技术的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公开报道采用冷冻技术经可弯曲支气管镜摘取异物,并经可弯曲支气管镜治疗了335例次气道异物,例数国内最多,成功率达99%,为国际先进水平;国内率先应用支气管镜技术在危重症患者经支气管肺活检的价值及安全性、肺移植术后、疑难少见病、各种呼吸介入方法的有机结合,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并产生了一系列的创新性成果。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智能化内镜模拟培训中心,是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首批唯一一家呼吸内镜培训基地,除常规的支气管镜检查外,还开展了经支气管肺活检、经支气管镜激光、冷冻及氩气刀等腔内治疗技术、气道内支架植入、全肺大灌洗、以及内科胸腔镜等,近来更开展了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穿刺(EBUS-TBNA)、荧光支气管镜,以及电磁导航系统、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等新技术,是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呼吸介入诊疗中心之一。

进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