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88-首页

欢迎访问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奉献、开拓、实干、合群

重症监护室

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是一个集临床、教学、科研及管理于一体的学科,是呼吸及重症医学的博士点。本学科从70年代中后期为了集中抢救COPD、呼吸衰竭为主、并发循环及肾功能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重症救治病房,至80年代初已建成初具规模的规范ICU 。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目前已发展为拥有36张高级综合病床的重症医学科,紧密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对医疗资源的评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率先提出了重症医学病房的“半开放”管理模式,目前该模式已被大部分综合医院采用。

本学科得到政府、社会各界及知名爱国人士的大力支持:1997年9月,在广州市政府的支持下,由广州市“教育基金百万行”拨出250万元,成立了以呼吸监护为主的“广州呼吸监护中心(RICU)”,配置了当时国内外最先进的重症监护系统和最新型的人工呼吸机,使ICU更趋完善。2002年l2月,由霍英东基金会资助l000万元改建的“英东--广州重症监护医学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使我院重症医学科成为华南地区最具规模、最先进的重症监护医学中心之一,同时也是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之一。2003年的“抗非”斗争中,在钟南山院士领导下重症医学科主动承担广东省大部分最危重SARS病人的抢救重任,连续奋战193天,收治SARS病例302例,治愈率高达93%;其中需人工通气的危重患者59人,创造了危重SARS病人抢救成功率84%的奇迹。我院重症医学科在“抗非”工作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此后,我院重症医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呼吸疾病为特色的综合ICU,具备稳定的研究方向,开展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各种生命支持技术的临床应用,尤其对重症肺炎、AECOPD、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诊治的研究获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2012年被卫生部评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

2003年我院开展首例肺移植,经过7年的探索,本学科在肺移植围手术期监护技术方面已经形成专项特色的模式,是广东省唯一的肺移植术后监护单元。针对肺移植受体特点,本学科在术前准备、术中监测、术后抗感染、抗排斥、呼吸功能支持、液体管理、循环功能支持、营养支持以及护理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操作流程,目前肺移植成功率及生存期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重症医学科现开放床位36张,拥有国内外最先进的相关仪器设备,每张病床均配置100多万元的现代化专用监护设备和多功能监护病床,同时还装备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床边诊疗控制系统,实现了患者在病房即能完成数字化X光成像、彩色超声、脑电图、生化及血气、出凝血功能、持续肾替代、人工肝等检查和治疗,并通过应用各种运输工具(飞机、火车、汽车、轮船)成功转运省内外需生命支持的重症患者。重症医学科病房不仅设有独立的正压层流病房,可供器官移植患者术后的监护和治疗,而且为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抢救重症急性传染病患者、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在国内首次建立“平战结合”的负压监护病房,在控制与降低院内感染、提高抢救成功率方面取得较大成效,并成为国内多间医院进行重症医学科及病房建设的范例。


科室环境

重症医学科设有正、负压病房和层流洁净病房等三类病房,共有36张具有国际水平的多功能监护病床,设备齐全、环境舒适,总面积约2200平方米,平均每床单位超过20平方米。所有设备通过桥式设备带连接,病房空间充裕,布局合理,可在同一床单位同时进行体外膜肺、持续肾替代治疗、人工通气、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床旁纤支镜或彩超等生命支持和治疗。目前病房配置最先进的临床信息管理系统(CIS),并与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以及医学影像系统(PACS)联网,是国内最早建立完整重症医学信息系统的医院之一。

人才梯队

重症医学科拥有着一支技术精湛、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的工作团队,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高职称医师3人、副高职称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15人。其中多位专家为国家或省市重症救治组骨干或负责人,共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3人,硕士8人。医师人数(25人)与床位数(36床)之比超过2:3,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3:1。

本学科医师均接受过严格的基础和专业培训,专业知识丰富,对重症医学科各项的诊疗操作均能熟练掌握,根据各人专长承担着不同领域的研究项目,包括呼吸动力学、重症感染、血流动力学、血液净化、体外生命支持等,使学科保持充足的活力,得以源源不断地持续发展,整体医疗水平快速提高,特别是在抗击SARS和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性疾病救治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仪器设备

本学科每床均配备多功能桥架式设备带、国际先进的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肠道喂养泵等。2008年开始,医院投入大量资金逐步完善重症医学科的各种网络,使监护仪、呼吸机、实验室检查等相关数据通过网络收集,形成完善的临床信息系统(CIS)。本学科配有各类型治疗和监护设备,包括:各类型有创与无创呼吸机43台(转运危重病人的呼吸机5台)、纤维支气管镜14套、持续肾替代治疗仪8台、除颤仪(含起博功能)4台、主动脉球囊返搏机2台、体外膜氧合器2台、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2台、压力抗栓泵1台、超净工作台2台、亚低温治疗仪3台和侧翻转肺动力治疗系统2台等治疗设备,以及各种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PiCCO/PiCCO2、Vigilance、Vigileo)、无创心排量测定2台、心电图机2台、彩超1台、床旁数字X光机1台、床旁血气仪1台、ACT测定仪1台、尿液自动计量装置8台、神经功能监测仪(双频脑神经系统监测系统,BIS)4台、床旁脑电肌电监测3套等各种重症学科最新的监护设备,另外还有各种的液体管理系统(输液工作站)5套等各种监测治疗设备。

专业诊疗技术

对各类危重病人进行连续监测,应用多种诊疗技术对危重病患者进行生命、各种器官功能支持及抢救,包括动态的各种生命体征监测、酸碱平衡血气分析监测、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监测、血糖监测及部分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开展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肺动脉漂浮导管、持续心输出量监测及组织氧代谢监测等。通过这些动态、定量的监测,捕捉病人瞬间的变化,根据变化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对危重病人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此外,应用呼吸力学监测和呼吸肌肉功能监测是本学科开展多年的临床研究项目,通过以呼吸力学为导向,指导参数的调整和合理指导撤机。

本学科各级医师均能熟练地进行高级生命支持(ACLS)、动静脉穿刺置管术、闭式引流术、临时心脏起搏等技术,且能迅速完成气管插管、各种困难插管、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气管切开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以及应用各种有创或无创的机械通气技术和各种新型通气模式对危重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自2002年开始在重症感染患者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应用CRRT技术。并逐步完善和规范,每年开展CRRT治疗80-100余例,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抢救成功率近90%,并不断开展血液净化在各种重症疾病中的应用,如Sepsis、各类急性中毒、急性重症胰腺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急性溶血及重症肌无力等。

本学科共承担了我院肺移植患者的术前、术后的综合治疗病例近40人,其中包括机械通气3-7个月等待肺移植的数例患者,这些患者肺移植术后均成功脱机出院。自从2003年我院开展首例肺移植以来,在肺移植术后监护技术方面已经形成稳定的模式,制定了本学科的规范流程。

从2008年开始,本学科大力开展ECMO技术,不仅将该技术用于心脏疾病导致的严重低氧血症的体外循环支持,而且用于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体外循环支持,对上述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成功率近70%,形成科内的ECMO技术应用的规范流程和稳定的技术团队。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技术已成为本学科常规生命支持技术,建立有完善的操作规范和技术队伍,对于有适应症的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穿刺置管和开始支持治疗,曾成功抢救多例心肌梗塞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成功率较高,并成功联合ECMO抢救急性心内膜炎致二尖瓣重度返流和心源性休克患者。

此外,本学科熟练掌握麻醉、镇静镇痛、肌松在重症通气病人中的应用,开展靶控镇静与BIS相结合技术,合理应用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痛苦,降低医疗费用。


教学与科研

2000年,首次在医学院校中开展重症医学专业方向班教学,此为国内最早开展重症医学本科教学的学科之一,每年招收本科学生40余人。至目前为止,已经开展自本科到博士生的多层次重症医学教育,开设《危重症监护医学》、《呼吸治疗学》和《人工通气临床应用》课程。每年开设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呼吸和危重症监护医学学习班》,招收全国各地进修医生20-30人/年。所培养的本科学生大部分已成为各地重症医学科的骨干,所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含博士、硕士生)及进修医生大部分已成为学科的骨干或学科带头人,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

本学科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教育部长江创新团队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团队项目(核心成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以及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型专利。


质量管理体系

本学科在广东省重症医学专业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组织和领导的作用。成立初期,参照国外的经验和规范,结合我院的特色,建立和完善了我院重症医学科的管理规范;2000年起,与省内各大医院联合,建立广东省重症医学专业的发展规范。在省卫生厅的领导下,制订公布了我省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引》。同时,本学科参与了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编写,按照其要求,本学科建立和完善全各项规章制度(如严格的ICU培训制度、ICU转入/转出制度、病历书写规范、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指引、会诊制度、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临床医师职责,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三级医师值班和交班制度,死亡病历讨论及评审制度等),并严格遵守执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重症医学科主任黎毅敏教授是广东省重症医学科的质量控制中心的副主任,按照学科规范化的管理要求,完善三级质量管理制度,即医院质控、专业组质控、专职质控员质控。

我院重症医学科在经过近30年的建设,以生命支持为基础,充分发挥多项特色技术,现已在广东省内达到最具优势的重症医学学科之一,能承担重点专科的各项要求,形成了一支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的医疗队伍,承担了重症医学、内科学、诊断学教学,连续5年共培训106位同级医院和下级医院的重症医学专业人才,独具的“平战结合”重症医学管理模式,成为国内多间医院建设重症医学科的范例。近几年,通过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进行转化医学探索,将多项科研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于临床重症患者的救治,不断提升抢救能力,抢救成功率近90%,对我院心胸外科、肝胆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等外科各专业,呼吸内科、心内科、消化内科、血液科等内科各专业,麻醉科、儿科、妇产科、急诊科、五官科、神经内外科、医院感染控制科、检验科等专科建设起到了带动作用。


护理工作

重症医学科拥有一批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的护理人员,并较早地成立了一支危重症专业护理人员队伍。经过长期专业护理的工作实践和培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高质量、高效率、人性化的整体护理,为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学科现有护士108名,其中有2名在读硕士研究生、45名本科生及62名大专生,重症监护专科护士2名。自1996 年正式开办国家级继续教育 ICU 学习班,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重症监护护理人才培训基地。

本学科通过借鉴香港护理管理体制、实施层级管理体制,对所有护士进行层级评定,确定三层十等级管理模式。将护士工作分为七个专业功能小组,包括机械通气组、肺移植组、CRRT治疗组、危重患者治疗组、压疮预防组、文件及科研组、仪器设备组。

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在人工气道护理方面根据人工气道的类型、气管插管的途径制定相应的护理流程,从而保证了人工气道通畅以及有效的机械通气,降低了正压通气气压伤发生的机率,同时也注重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我院作为广东省唯一的肺移植准入医院,护理质量是关系到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术前根据患者特点制定特护方案,术后严格保护性隔离、三级液体管理、呼吸循环动力学检测,密切观察术后抗感染和抗排斥反应,到目前已成功护理近40例肺移植患者。CRRT治疗小组是根据临床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护理的需要,外派核心团队到港澳学习先进经验,并带动科室其他同事,制定本学科CRRT治疗护理流程,建立起CRRT治疗技术人才梯队,近五年已完成CRRT治疗护理400余例。

随着学科发展,护理团队不断学习掌握ECMO(体外模肺)和IABP(球囊反搏术)的护理,通过建设纵向层级、横向专业的小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一个术业有专攻、整体平衡的良好的运作模式。


学科带头人

黎毅敏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从事呼吸系统疾病及危重症医学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20多年,担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危重医学分会副主委及广东省危重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科技厅重点研究的团队项目的核心成员和广州市公共危机处理专家,同时担任多家杂志的常务编委及编委。黎毅敏教授直接指导逾4000例的极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工作,成功率近80%。在钟南山院士和陈荣昌所长的带领下,参加了非典、甲型流感(H1N1)、禽流感(H7N9)等重大突发呼吸疾病、汶川地震中重症患者的抢救,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得到卫生部、省市政府的嘉奖。在人工通气、危重病发病机理、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救治、重症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无创人工通气的临床应用及呼吸动力学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并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

进入邮箱